
毛主席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好,很少接见其他人,不管是谁想过来跟毛主席见面都需要经过张玉凤和孟锦云的传达。
被阻拦最多的人莫过于江青,很多时候毛主席都不愿意跟她见面,唯独有一年毛主席突然同意张玉凤让江青进来,可这一次两人难得的见面却让毛主席伤心不已。
张玉凤在毛主席的晚年生活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,江青讨好她,毛主席也尊重她,她跟毛主席的关系甚至可以用父女来形容。
1944年正处在抗日战争末期,张玉凤出生在东北牡丹江的一个普通家庭里面,因为父亲是铁路局的工人,崇拜父亲的张玉凤从小就对列车上的生活充满向往。
长大后她通过严格的考核后被调到北京铁道部专列处,在外国元首和国家领导人外出的专列上当服务员。
1970年7月的一天,张玉凤像往常一样在北京专列处打扫卫生,随时准备待命出发,就在这个时候列车长和副书记找到她,告诉张玉凤接到上级通知她需要去中南海一趟。
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张玉凤来到中南海,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和毛主席的护士长负责跟她见面谈话,这时候张玉凤才知道叫自己过来是干嘛的。
原来是询问张玉凤愿不愿意到中南海做服务员,虽然此时的她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,不过这个直爽的东北大姑娘还是一口答应下来。
张玉凤和那个时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,对毛主席有着无限的敬仰和崇拜,能到中南海去每天看到他对张玉凤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。
被安排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后,张玉凤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,毛主席的生活习惯是白天休息,晚上工作到凌晨,张玉凤也只能陪着毛主席按他的生活作息来。
当时张玉凤已经成家并有了一个孩子,丈夫常年在外面上班,张玉凤就趁着白天毛主席休息的时候,回家帮丈夫做些家务活,照料照料孩子。
而她跟毛主席的相处也是从生分到慢慢融洽,甚至后面还会像女儿一般跟毛主席耍小脾气。
有一次因为弄坏了毛主席的录音机,事后张玉凤有点大大咧咧很无所谓的态度惹得他非常不高兴,对着张玉凤一通大喊让她滚。
张玉凤也毫不示弱,她冲着毛主席就说:“滚就滚,谁不让我走谁是小狗。”
毛主席也是凡人,晚年的他就是一个爱发脾气的小老头,跟普通人一样要吵架要发怒,听到张玉凤的回怼他气得整个人直发抖,对张玉凤说你居然骂我是狗,说完还把这句话记录下来。
而另一头的张玉凤身上那股东北人的拗劲上来,二话不说就收拾东西走人。
回到家里以后她不愿意见人,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,她觉得自己背负着被毛主席赶出来的差名声,要是被人传出去那不得被说死,索性就一个人在家里。
因为一件毛衣落在中南海,张玉凤无奈出门来到中南海门口,看着门口熟悉的警卫员,张玉凤拜托他们叫护士长帮忙把她的个人物品拿一下出来。
等到毛主席的护士长出来,她跟张玉凤说毛主席已经知道她过来的事情,评价张玉凤真是张飞的后人一点就炸,让她继续回中南海上班毛主席已经不生她的气了。
重新回到中南海后的张玉凤没有跟毛主席认错,但是她性格上有了很大的改变,没有之前那么急躁,处理起事情来细致了不少。
1971年后毛主席大病了两场,身体状况有明显的下降,再加上林彪事件对他的刺激,整个人精神状态明显变糟糕。
往往是旧病未去又添新病,刚开始毛主席只是觉得眼睛看东西模糊,看书写字以及读文件都显得有吃力,这就非常需要张玉凤平时在身边帮他读文件,念给毛主席听。
可是起草文件这些不能假手于人,到了毛主席眼睛彻底看不见的时候,他才在一众领导人的劝说下答应治疗。
经过诊断毛主席的眼睛问题确定是严重白内障,特别是右眼里的白内障已经到了成熟期,根据他的健康状况,中南海医疗组请来著名眼科专家会诊,提出实施手术的意见和方案。
经过专家多次讨论,手术方案报到中央审阅并报毛主席本人同意,手术进行过程中周总理也带病从医院赶来,浓厚的战友情让在场的人感动不已。
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,过了一周毛主席终于可以摘掉蒙在眼睛上的纱布,当医生把纱布摘掉的那一瞬间,毛主席激动起来,他指着在场张玉凤的衣领,准备地说出它的颜色和上面的图案。
张玉凤也替毛主席感到高兴,几百个日里夜毛主席看世界都是模糊的,张玉凤看在眼里疼在心中,因为毛主席对她真的很不错,像家人一样关心她呵护她。
时间进入1973年后,毛主席的病情稳定了一些,他批阅文件、参加活动、会见外宾的时间都比上一年多了不少,但是他的身体早就不是当初那个状态了,连毛主席自己也经常感叹人一老身体就差劲了许多,身上到处都是病。
或许是想给自己的生活保留一丝平静,他在1972年时就向陈长江下命令,强烈要求没有他本人的同意,江青不能随便到他的住处来。
可江青终究是他的妻子,又是政治局委员,陈长江向战士们交代这个事情的时候,不能讲明具体原因只是说一定不可以让江青再直接进去找毛主席。
而毛主席之所以这么不愿意见江青,主要还是源自她跟周总理、邓小平等人的矛盾。
毛主席是支持邓小平的,他听闻江青在政治局会议上面得寸进尺的事情后非常不满意,对江青的意见也越来越大,甚至说她有不可告人的野心,发了几次脾气以后终于达到不愿意见她的地步。
此时张玉凤和孟锦云已经成为毛主席身边最贴心的人,不管是私人探望还是决定方针政策,就算是毛主席的子女亲朋过来,都需要经过张玉凤和孟锦云的通报,方才决定见还是不见。
要见到毛主席,一般都是外边的警卫人员打电话或者送条子给张玉凤和孟锦云,她们两个人24小时轮流值班,由她们报告毛主席后,再把同意或者拒绝的意见传达下去。
而江青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,必须经常去找毛主席,这个行动还需要让别人看到,这样才能体现出她跟毛主席的深厚关系,方便江青打着毛主席旗号在外面胡作非为。
她的种种行为都让毛主席感到很失望,以至于到后来毛主席不得不申明她不能代表毛主席,只能代表江青个人。
这就是江青在被毛主席厌恶之后,还坚持要去见他的原因,可江青每次出现都惹得毛主席不高兴,为了经常得知毛主席的讲话和意图,她压抑着自己的情感,掩饰本性对张玉凤百般献殷勤。
特别是在张玉凤成为机要秘书后,江青对她的讨好行为变得更加赤裸,她把自己通过权力非法获取的东西拿去送给张玉凤。
“小张啊,你看这是一块瑞士金壳小表,我平时最喜欢这种手表,戴上去显秀气,我看你手上空空荡荡的,平时照顾主席要多注意时间,这块表就送你了。”
除了送手表,连衣裙、进口毛衣这种东西更是经常被江青拿来送给张玉凤,不过张玉凤到底是在毛主席身边学习多年,而且身为共产党员的她有着自己的党性和原则。
对于江青送来的这种东西张玉凤通常都会坚决拒绝,只有一些常见的衣物实在推脱不了,她会在收下来后付清具体费用。
那个时候只要一有机会,江青就找张玉凤聊天,一块照相,一起吃饭,两人打起电话来更是几十分钟都不带停的,江青这么做无非是想要从张玉凤这里了解毛主席最近的情况。
既然毛主席不愿意见江青,那江青就对警卫人员讲找张玉凤,只要找到张玉凤总有通融的余地。
人都是有感情的,江青的热情让张玉凤忽视了她在外界的所作所为,或许当时在她眼里这不过是一个跟毛主席分居的可怜老女人。
在这种情况下,张玉凤偶尔会被江青迷惑,替她向毛主席求情,有时既撒娇,又嗔怪地说毛主席干嘛老是不同意见江青,在她嘴里江青是一个可怜的老太太。
毛主席最清楚江青是什么人,她可怜,那世界上就没有可怜人了。
为此他跟张玉凤说看事情不要看表面,不要只看到江青可怜的一面,还要去看她可恨的时候。
或许是张玉凤不停地劝说,毛主席这个孤独的老人终于松口,1973年的一天毛主席终于答应江青申请见面的请求。
本来他以为两人见面,能让他感受到久违的夫妻感情,却不承想江青一看到毛主席,就开口要钱,说自己平时生活那点工资不够花。
毛主席听到这里心里就有些了然,他从自己的稿费里拨出3万元给江青。
想法得逞的江青满是开心,可是她忽视了眼前这个曾经一起度过许多岁月的丈夫,他的心里是不是更希望两个人能回归到从前和睦的状态。
等到江青走后,毛主席呆呆倚靠在床上,眼睛不自觉流出许多泪水,张玉凤看到这个情境吓坏了她赶忙上前用纸擦去毛主席的眼泪。
只听见毛主席喃喃自语地说:“她这哪里是顾及夫妻情过来看我,明明是看我身体快不行了,来抢我的遗产稿费,给自己准备一条后路呢。”
自此毛主席对江青彻底失望,往后的日子里坚决不再同意江青申请见面的请求。
看到毛主席流泪的样子,张玉凤这才明白过来自己好心办错事,心里感觉十分难过,为自己的马虎大意感到自责。
这一年张玉凤刚好也怀孕了,不过可能是出于自责,她仍然继续坚持工作,毛主席多次劝她早点回去休养身体,准备生育都被张玉凤拒绝了。
在她生产前的那一晚,她还是坚持给毛主席做完所有起床后的工作才走,产后在家休息的张玉凤脑海里闪过不回中南海工作的念头。
她心里还是带着一丝对毛主席的愧疚,始终觉得是她自己导致毛主席情绪低落很久。
直到有一天毛主席派人到她的住所看望张玉凤,并转达了毛主席的意见,叫她赶紧回中南海去上班,接班人不太理想没有她来得合适。
听到毛主席让人转达的话后,张玉凤心里非常感动,虽然她的心里更希望在家过幸福的家庭生活,享受天伦之乐。
不过面对毛主席的请托,她毅然放下家庭,克服许多困难重新回到中南海工作。
毛主席看到张玉凤回来工作后,非常开心,在他心里张玉凤俨然已经成为他身边最体贴的家人,虽然两人没有血缘关系,但是比任何有血缘关系的家人都要亲近。
1976年是毛主席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节,没有亲密战友周总理来陪伴的春节,毛主席显得愈发凄凉。
外面在欢度春节,鞭炮声和欢笑声在空气中肆意传播,唯独毛主席这里没有客人,没有自己家的亲人,是张玉凤和其他几个工作人员陪毛主席度过这个春节。
在取得毛主席的同意后,张玉凤通知外面值班的几个工作人员,准备了几挂鞭炮在房外燃放了一会儿,听着这鞭炮声,毛主席瘦弱、松弛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。
一直到毛主席病危前夕,张玉凤都陪在毛主席身边,细心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,这个东北姑娘把自己最细心、最体贴的一面都用在工作中,让毛主席的晚年生活过得相对舒适。
《岁月的燃烧》毛菊元
《中国现代伟人的家事》李凤梧
《百年老书信 3 情事卷》侯书森
《毛泽东与红色卫队 下》陈冠任
《中国现代史学习参考资料》任文思,张秀英
《毛泽东生平全记录 一个伟人和他的辉煌时代》柯延
